【直招军官】南部战区总医院直招应届毕业生入伍公告

一经录用,即任命为军官
序号 | 大单位 | 用人单位名称 | 岗位类别 | 岗位名称 | 学科专业 | 学历层次 | 数量(名) | 工作地点 |
1 | 联勤保障部队 | 南部战区总医院 | 专业技术军官 | 主治医师 | 呼吸内科 | 博士研究生 | 1 | 广东广州 |
2 | 联勤保障部队 | 南部战区总医院 | 专业技术军官 | 主治医师 | 重症医学 | 博士研究生 | 1 | 广东广州 |
联系人:梁协理员
联系电话:020-88686056,18818855829

(一)招录对象
“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者“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理学、工学应届毕业生。
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以及军队院校为地方培养的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招收的定向就业毕业生、被作留级处理或者中途休学超过半年(不含应征入伍)的毕业生,不在招录范围之列。
(二)报名条件
1.政治条件。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军队,志愿献身国防事业,符合政治考核标准要求。
2.学历条件。取得招录岗位所需专业的博士学位。
3.年龄条件。截至2021年6月30日,不超过34岁。少数民族和曾经服过现役的毕业生,年龄可以放宽1岁。
4.身心条件。身心健康,无不良嗜好,符合军队体格检查的标准条件。
5.优先条件。同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员(含预备党员)、担任过学生干部或者体育运动队骨干、曾经服过现役的优先。

(一)网上报名
符合招录条件人员按照有关要求,于3月25日至4月5日,登录军队人才网(http://81rc.81.cn)自主报名。
(二)考察筛选
报名截止后,联勤保障部队对报名对象院校专业、学历学位等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列为初选对象进入后续环节。各用人单位采取查阅档案、走访了解、面试笔试等方式对初选对象进行考察,筛选确定预选对象。
(三)体格检查和政治考核
确定为预选对象的,由省军区系统兵员征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通知参加体格检查和政治考核。
(四)专业考评
对体格检查和政治考核合格的预选对象,用人单位将成立专业考评委员会,集中考评预选对象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考评时间、地点待体格检查和政治考核结束后明确。
(五)办理入伍手续
审批确定为直接选拔招录对象的,按通知到相关单位报到,完成入伍训练和当兵锻炼后,由国防部征兵办公室办理入伍手续。

参加招录的毕业生,应当如实填报个人信息、提供各类证明材料。一旦发现弄虚作假,一律取消招录资格。
招录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全程接受公众监督。联勤保障部队咨询电话:027-59561345,监督举报电话:027-59561523,信访举报信箱: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永清路20号纪委监委收。
2021年联勤保障部队直接选拔招录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工作最终解释权归联勤保障部队政治工作部。

南部战区总医院始建于1933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是全国、全军首批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拥有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重点专病中心;1个全军医学研究所、6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12个原军区医学研究所、专科中心;1个广东省重点专科、4个广东省特色专科;现有1个全军热区创伤救治与组织修复重点实验室和1个广东省、4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医院现有技术三级以上在职专家3名,2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40余人,在主要学术团体担任副主委以上学术任职80余人次。医院获国家、军队和省级以上科研基金课题740余项,资助金额2.1亿元。共获科研成果奖86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以上29项,含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课题7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0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
“忠诚、奉献、厚德、精医”。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奉行“服务军民,奉献社会”的宗旨,以高超的技术促进发展,以科学的管理开拓创新,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声誉。
重症医学科简介
重症医学科是军内、华南地区最早成立的危重病医学专科,现已发展成为集医教研和军队卫勤保障为一体的“研究型”科室,拥有博士后、博士为主体的持续发展人才梯队,高级职称9人,博士后导师1名,博士导师2名,硕士导师4名。两个病区,31张床,每年收治超1000例病人。在医院实行以“重症医学科(综合ICU)—专科ICU—专科监护室”危重病救治三级管理模式,为医院快速反应小组主要构成单元,建立了危重病多学科联合救治平台,管理医院呼吸机中心和静脉营养配置中心。为医院重症救治卫勤保障的核心构成单位,长年对基层部队提供重症救治理论培训和技术指导,承担了大量的军地重大突发事件的卫勤保障工作。科室医疗主攻方向为“三多”患者,包括多发伤、脓毒症多器官衰竭、多种高风险疾病并存患者,建立了重症中暑特色品牌的临床救治中心。开展多种重症医学监测和脏器支持技术,包括BIS综合脑电监测,PICCO和重症超声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监测、肺功能监测、纤支镜气道管理和多种新型呼吸支持包括EIT等技术、肠粘膜屏障监测、多模式新型血液净化技术(免疫调理、CPFA、PDF、HCO、多粘菌素吸附、ECMO或ECCO2R)、全血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凝血监测和治疗、代谢功能、连续血糖和氮平衡监测和营养支持治疗、脓毒症免疫功能监测和免疫调理治疗及多发伤重要脏器早期评估及脏器支持等。科室近年来承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国内军地学术大会10余次。实施学位、毕业后和继续教育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培养博士后7名、博士15人、硕士10人及危重病专业技术医护骨干100多人 ,成为医院和珠江三角地区危重病专业医护人才培训基地。依托全军热区创伤救治与组织修复重点实验室,重点围绕重症中暑军地特色主题,结合脓毒症和创伤优势项目,以转化医学为理念开展科研工作,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重点课题50余项,基金超2000万元,共发表SCI论文70余篇。
呼吸内科简介
南部战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于1986年正式成立,1988年成为硕士授权点,1989年被批准为“广州军区呼吸内科专科中心”,1992年被批准为“全军呼吸内科中心”,2004年成为博士授权点。现为国家新药临床试验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呼吸内科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拥有呼吸内镜中心、肺功能检查室、睡眠监测室、基础实验室。2003年被广州军区授予“抗击非典模范科室”荣誉称号;2020年被评为联勤保障部队“四铁先进单位”。专科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治、肺部肿瘤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及慢病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承担国家、军队及省部级基金课题2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多项。